国家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课题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 时间:2020-12-23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

12月22日上午,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对2019年度中国残联辅助器具类课题举办了线上评审验收会。国家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广东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独立申报与开展的2019年度中国残联长江假肢专项课题《一站式假肢服务中创新社会工作理念研究》参加了评审验收。中国残联组织了五位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康复辅具领域与社科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小组对参与评审的课题进行评审验收。广东辅具课题组成员王睦雄、何波、孟国卿、陈波、肖朝阳参加了线上评审会。作为课题负责人,广东辅具中心主任王睦雄就课题的开展情况向评审专家组作了验收汇报,评审专家听取汇报后,对课题进行了验收问询,王睦雄主任对评审专家提出的问询进行了一一解答。问询环节后,评审专家组对课题提交的任务书、验收自评价报告、研究报告等验收材料进行了审查。审查结束后进入评议环节,专家组成员对课题进行评议。在评议中,评审专家对该课题以ICF为理论源头进行理论研究的角度与方法进行充分肯定,称课题在理论研究上有相当创新性,并指出课题所探索出的一站式假肢服务规范与流程实践性与实操性强,对业界有创新意义与指导意义,课题开展的服务实践在服务流程与服务细节中都体现了理念上的创新,很好地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实现了课题研究目标。评审专家组一致通过该课题的评审验收,并对课题成果应用和转化提出建议。

线上评审会现场

广东辅具课题组成员参与线上评审会

《一站式假肢服务中创新社会工作理念研究》是国家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首次独立申报和开展的专项课题研究。该课题从2019年11月开题,中心整合优质资源连同中辅具人员成立了8人的课题研究组,成员中包括高级假肢装配技师、社会工作师等与课题内容相关的专业人员。课题组于开题之初便确定了课题开展的计划与时间表,将课题计划分为理论准备与研究、机构与服务调研、规范与流程制定、服务试行开展、创新理念评估与总结及论文与报告撰写六个阶段进行。课题组先后赴四川成都、广西南宁、柳州等地调研了四川八一康复中心、广西辅具中心、筹建中的柳州康复医院,考察其辅具服务、假肢服务、一站式服务以及引入社会工作开展的情况,认真分析讨论调研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以机构自主模式引入社会工作,选择假肢服务为实践平台,制定了一站式假肢服务规范与流程,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融入到服务流程与细节中,对服务对象开展一站式服务,通过将个案服务与小组活动融入到假肢装配过程中,体现假肢服务中的一系列社会工作理念,以实现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课题负责人王睦雄作课题验收汇报

评审专家对课题进行问询

课题开展历经一年多时间,完成了四项课题任务,包括完成一篇研究辅具服务与社会工作关系的2万字论文,并在专业康复刊物发表;制定出台融入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一站式假肢服务规范与流程(试行)》;根据试行规范与流程,从2020年9月第一次开展了一站式假肢服务的创新实践;完成3万字《一站式假肢服务中创新社会工作理念研究报告》。

课题验收材料

国家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申报并开展辅助器具相关课题研究,既是华南区域中心打造国家级辅助器具事业创新平台的应有要求,也是区域中心九大职能中课题研究和科研开发两大职能的重要体现。